由“生鮮冰袋難處理”引發的電商快遞物流綠色包裝治理思考
在生鮮電商領域,包裝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前段時間,“網購生鮮冰袋處理成難題”的話題在網絡上引起熱議。搶小鮮迅速了解了關于冰袋包裝以及處理的有關信息,發現生鮮冰袋的處理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而這其中,不僅僅是處理環節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冰袋的整個使用過程都有待進一步優化。電商平臺生鮮類食品的不斷增加,讓具有保鮮用途的冰袋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快遞包裝。而冰袋在生鮮領域內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環境污染的問題,因為多數消費者在拆解完冰袋包裝之后會選擇直接丟棄。有消費者表示,“冰袋里面并不是水結成的冰,而是一種比較粘稠的東西,自己不會處理,只能丟棄”。
事實上,冰袋的主要材料是CMC,其成分為高分子聚合物,吸水樹脂。有專家表示,生鮮冰袋外包裝塑料難以降解,在自然環境下降解至少需要500年的時間。如果選擇焚燒處理,勢必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空氣污染。目前,冰袋的大量使用已經令其成為影響生態環境的一大隱患。生鮮冰袋難處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缺少有關部門在規范管理和生產方面統一的監管機制。生鮮電商業務迅速發展,冰袋生產領域前進的步伐卻沒有及時跟上,監管機制對于冰袋生產領域相對來說還比較滯后,生產廠家也良莠不齊。
生鮮冰袋的回收體系并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收集、運輸和分揀的成本都較高。此外,冰袋本身不具備較高的回收價值,行業內沒有專門的回收企業,市場收集運輸及分解成本都較高,冰袋處理的各個環節都要增加成本,冰袋的價值鏈難以串起來。
- 上一條:冰袋真的安全環保嗎?
- 下一條:冰袋廠家:冰袋里到底裝著什么?其實和紙尿褲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