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袋真的安全環保嗎?
生鮮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讓公眾足不出戶就能吃到新鮮的水產品、果蔬、熟食等,這也催生出對保鮮冰袋的巨大需求,其市場規模逐年增大。
福建廈門市江頭農貿市場一個肉類銷售攤位工作人員曾表示,一天多能用到100多個冰袋,一個月要進4000多個。
那么,冰袋里裝的是什么,它們對于人體健康而言安全嗎?
記者觀察發現,冰袋里裝的不只有水。不少外包裝或銷售介紹中寫著“高聚化合物變相蓄冷原料”“內含蓄水冷凝膠顆?!钡葍热?。對此,在某電商平臺上,多位賣家反復強調,產品干凈無毒,安全環保。
專家介紹,市面上的冰袋根據其制冷方式,可以分為化學制冷冰袋和物理制冷冰袋。
化學制冷冰袋屬一次性用品,通常添加碳酸鈉和銨鹽,當加入水時,袋中物質混合,發生反應并吸熱,無需送進冰箱冷凍即可“瞬間”降溫。不過,這類冰袋一旦破漏,具有一定風險,如氯化銨對皮膚黏膜、肝功能有危害,硝酸鈉則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
而我們常見的食品保鮮冰袋,大多屬于物理制冷冰袋。其原理是通過在水里添加一些化學物質,來降低凝固點、延長低溫蓄冷時間。目前市面上添加的主要物質有聚丙烯酸鈉、高吸水樹脂(SAP)、羧甲基纖維素(CMC)等,安全性比化學制冷冰袋高,并可反復使用。
冷鏈運輸前,這些冰袋一般要先冷凍數小時,呈凝膠冰體狀態。運輸過程中,當環境溫度高于冰袋溫度,冰袋會發生液化現象,從環境中吸熱,為箱內降溫。我們的生鮮食品就得以長時間保持低溫,鎖住鮮美。
和同樣具有低溫保鮮效果的干冰相比,物理制冷冰袋不受航空、火車等運輸方式的限制,而且購買途徑很多,大大方便了水產、瓜果、奶制品的低溫運輸。
這類冰袋若不慎出現破損,導致食物與冰袋填充物混在一起,消費者也不必過于憂心。因為填充物為聚丙烯酸鈉的冰袋,通常沒有明顯的毒性。消費者可及時將食物沖洗干凈,這樣操作后一般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
一些商家還宣稱,把冰袋內容物倒在土壤里,它就會慢慢分解,且分解物對環境無害。
但中國海洋大學一位環境領域專家告訴記者:“那得看冰袋內容物的成分是什么?!北腥绻邢跛猁}、銨鹽,倒入土壤中,有助增加土壤肥力,增多氮肥。但是,如果含有聚丙烯酸鈉、高吸水樹脂(SAP)、羧甲基纖維素(C